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官僚 >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三章 筹资(上)(第1页/共3页)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三章 筹资(上)(第1页/共3页)

 热门推荐:
    第二十三章 筹资(上)

    如何解决修桥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难题,而这个任务,也必然地落到了胡晨阳头上,谁让他是修桥的始作俑者呢?

    前面我们分析过,最好的办法是争取银行贷款。

    当然,还可以设法从其它渠道筹集部分修路资金,比如争取上级财政贴补、县财政挤出部分资金、企业及个人捐资、民间集资或者出让部分股权等。

    实在不行,也可以考虑出售大桥经营权,也就是所谓“招商引资”。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思路决定出路。

    从一开始,胡晨阳就侧重于走银行贷款这条路,因为它比较切合实际,财政上负担不是太重,到最后还能实现盈余。

    接下来,就是如何争取银行资金了。

    为此,胡晨阳让解国璋召集县里的金融机构开会,通报了县里即将筹建新峡大桥的决定,并提交了县里制定的《新峡大桥项目可行性报告》,请各家支行向上级分行汇报此事,争取积极参与。

    然而,胡晨阳也知道,修桥资金可不是个小数,县支行一级怕是起不了多大作用,还得走上层路线。

    这几天,胡晨阳都在省里活动。

    上次,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金融办主任肖元在龙贵飞的提拔上起了推动作用,胡晨阳很感谢他,还和乔树军一道请肖元夫妇吃了餐饭,后来,胡晨阳直接就叫肖元“肖大哥”了,算是比较熟了。

    所以,胡晨阳直接来到省政府办公厅,找到肖元,就新峡县贷款修桥一事,谈了自己的想法。

    肖元道:“晨阳,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全省都在搞‘大通道’建设,中央财政虽然有些拨款,但缺口还是很大,这个缺口,省里也是逼着各家银行向总行要资金,很难办。”

    肖元的这个说法,与县里各家银行反馈的情况是一致的。

    胡晨阳道:“肖大哥,还有个情况我要跟你汇报:我们新峡县正在搞‘诚信新峡’建设……”

    肖元听了,眼前一亮:“哦,你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

    胡晨阳把新峡县开展“诚信新峡”建设的情况汇报了一下,条理清晰,很是生动。

    肖元听了,很是赞叹:“这个活动搞得好,有没有书面材料啊?”

    “有。”胡晨阳早有准备,从包里面拿出了一份书面汇报材料。

    肖元粗略地翻了一下,道:“好,好,这个材料,我会仔细看看。下个星期,金融办召开例会,各家银行主要负责人一般都会参加,一把手不来,二把手也是要来的,你做个准备,看看能不能在会上发个言,介绍一下你们开展诚信建设的做法?”

    胡晨阳一听就明白了:“好,谢谢肖大哥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肖元微笑道:“这个机会,也是你自己创造的。诚信新峡,这项工作抓得很好。另外,你这个汇报材料,最好是通过金融部门报上来,着重点也放在金融支持上,我再设法请何副省长看看。”

    “明白了。”胡晨阳也是一点就透。

    胡晨阳要请肖元吃饭,肖元道:“到了省里,哪能让你请客?我给老姜打个电话,大家聚一聚。”

    “老姜”,就是省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姜华茂,胡晨阳也把夏才生请来了,夏才生又带来了一个人:省交通厅的前总工程师谭文启。

    谭文启60多岁,已经退休了,还在返聘留用,夏才生到交通厅后,主要负责高速公路这一块,对谭文启非常倚重,谭文启也很欣赏夏才生的实干精神,两人比较投缘。

    谭文启虽说是老知识分子,酒量却很大!他自己说,年轻时常年在工地上奔波,遇到潮湿寒冷,就靠喝白酒驱寒了,还必须是高度的。

    夏才生今天带谭文启来,当然也是想让他在修桥的事上,帮胡晨阳把把关。

    说到修桥,谭文启兴致很高:“改革开放以前,千里赣江上,就那么几座桥,包括你们庐阳市那座井冈山大桥。现在不一样了,赣江上已经有20多座桥了,现在,新峡这么个穷地方都要修桥,我估计,再有十年、二十年,我们赣江上,至少会有50座赣江大桥。”

    胡晨阳请教了一个问题:“谭总,赣江上第一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谭文启想了一下:“第一座桥啊?三十年代就建了。”

    胡晨阳很意外:“那就是说,是在***手里建的?”

    谭文启道:“对啊,***就不修桥啊?不过,***只有机会修一座赣江大桥,剩下的,都是***修的。”

    大家都笑。

    谭文启道:“说到修桥,大家都喜欢毛主席那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实,这句诗到了我们赣源,就得改,因为千里赣江,永远是东西相隔,只能说是‘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对,对,”胡晨阳道,“所以,赣江二岸永远是河东、河西,或者叫‘水东、水西’,而不会有‘江南、江北’。”

    酒桌上,几个人还就是谭文启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