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官僚 >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六章 南水北调(上)(第1页/共2页)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六章 南水北调(上)(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第二十六章南水北调(上)

    胡晨阳在德修县当县委书记时,曾经积极争取上一个国家级大项目:白岭核电站,为了争取这个项目,还请乔树军的大舅舅、大舅妈出面,请陶老大发了话。

    大舅舅还说:陶老大希望有机会见见伍家的这个外孙女婿。

    这本来是一个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胡晨阳并没有主动去见陶老大。

    胡晨阳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在郧城市见到了陶老大。

    ……

    省里提前半个月就通知郧城市,陶承启同志可能要来郧城市看看,重点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丹江水库,请做好接待准备。

    陶承启就是“陶老大”。陶老大是留苏回来的水电专家,当过水电部长,大半生都与水电有关,长江三峡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都是在陶老大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作出的重大决策。现在,他退下来了,想要实地看看,也算是“水电情结”吧。

    “南水北调”,顾名思义,就是将南方的水调往北方。是国家为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而决定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按国务院规划,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与鄂省有关的就是“中线”,准确地说,就是从郧城市下辖的均州市境内的丹江水库调水,向华北平原的中西部地区供水。按照规划,丹江水库之水,是经淮海进入豫省,穿越黄河,继续沿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穿越漳河,经冀省进入京城,主干渠全长1432公里。

    南水北调的成本其实很高,有人测算,如果利用海水淡化,每吨水成本大约是3元,而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成本是10元,甚至有人加上“隐性成本”估算后是18元!

    当然,海水淡化,说来简单,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句话:北方用水需求量太大,地域也宽广,想“淡化”也化不过来。

    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社会意义上说,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染型社会,也促进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从经济意义上说,是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然,工程本身也扩大了内需,提振了国内gdp。

    国务院成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鄂省也成立了南水北调局。

    南水北调工程,均州市的丹江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源头,对郧城市而言,南水北调工程可谓有利有弊。

    不利影响包括:一,税源减少。其中对均州市影响最大,丹江水库不再是蓄水发电,而是蓄水西送,发电量急剧减少,发电收入自然也锐减,全市的财政税收受到严重影响;二,关停并转。由于汉水北调既要保证水量,更要保证水质,郧城市就此要关闭许多污染企业,更要拒批电镀、造纸等企业,整个城市在环境治理、矿产水电开发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可以说,是郧城人民为了向北方地区供水,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三,库区淹没巨大,大坝加高后,郧城市将有15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被淹没,涉及14个城镇,一些公路、码头、桥梁、供电线路将被淹没,整个交通系统将被打乱,库区群众将面临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四,郧城市是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由于丹江大坝升高,库区内一些历史文物、景观将永远沉入汉江河底,这个损失难以估量……

    当然,南水北调工程也为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丹江大坝加高后,汉江中下游综合防洪由20后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大大减轻汉江中下游防洪压力。

    其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高要求,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郧城市重点发展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许多库区移民原来生活就较为贫困,有些甚至还相当贫困,现在得益于中线工程而移民,会得到妥善安置,会拥有新的创业环境和启动资金。

    郧城市作为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承担了重要的使命,也增加了很多工作,包括移民工作。

    京城领导来郧城要看什么?一是工程进度,二是移民安置。

    所以,市委、市政府接到上级通知后,不敢大意,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有关工作,具体到各个环节和细节。

    这期间,胡晨阳和分管副市长江川还几次到均州市检查,有提前演练的意思。

    ……

    均州市属省辖市,由郧城市代管。1959年,国家在此兴建了著名的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拥有“华夏水都”之称。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来水90%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

    均州市虽然是县级市,但又是省辖市,由郧城市代管,其地位有点类似于庐阳市代管的井冈山,均州市委书记刘仲年同时也是郧城市委常委,算是高配了。均州市长是位女同志,叫王彩荣,这几天,刘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