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说 > 网游动漫 > 官僚 >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八章 “治黄”(上)(第1页/共2页)

官僚第三卷 市委大秘 第二十八章 “治黄”(上)(第1页/共2页)

 热门推荐:
    第二十八章  “治黄”(上)

    陶老大在郧城市几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希望郧城市治理好丹江水库的周边环境,确保向北方、向京城人民送上一江清水。

    万红玉、胡晨阳也就一再保证:“一定会注意环境问题,一定会向京城人民送上一江清水,请党中央放心,请京城人民放心!”

    然而,要确保向北方、向京城人民送上一江清水,也殊为不易,这意味着郧城市要彻底治理好丹江水库的上游环境,杜绝一切污染源。

    这其中就包括“治黄”。

    这个“治黄”,可不是“扫黄打非”的黄,而是指黄姜产业给郧城市带来的严重污染。

    郧城市的黄姜产业,远没有郧北县委书记李崇光介绍的那么乐观,它存在二个严重问题:

    一是生产过剩。前几年,黄姜产业确实给“姜农”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也正因为如此,各地一哄而起,不光是鄂省种黄姜,其他十几个省份也种,尤其是陕省,一下冒出50万户“姜农”!有个统计:国内的黄姜可生产皂素4500万吨,而国内需求量只有1600至1800万吨,国际市场对皂素的需求量约为3600至3800万吨,而越南、墨西哥等国也是黄姜生产大国,产大于供,导致黄姜价格连年下跌,种植黄姜的效益下降,“种时是个宝,种出来不如草”,“富农”项目成了“坑农”项目。

    黄姜是药材,药材不能当饭吃,尤其是黄姜,它可不是“生姜”,生姜还可食用,还可加工成“小吃”,黄姜的味道可是苦的,苦的难以下咽。

    二是污染严重。郧北县有些乡镇到处是手工作坊式的黄姜加工点,因为加工工艺落后,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流后,严重污染了水质。

    现在,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要做到“一江清水送京城”,就必须彻底治理黄姜污染问题。

    市里成立了治理黄姜污染领导小组,胡晨阳亲自担任组长,工业副市长邱国明、农业副市长刘斌担任副组长。

    治理黄姜污染,是个硬任务,却也是个棘手的任务,它涉及到郧城市几万“姜农”的切身利益,如果强行“治黄”,搞不好就会激起民怨。

    ……

    伍青青来郧城了。

    上次,她接到胡晨阳的电话,让人收集整理了黄姜的情况,包括当前黄姜市场很烂的情况,她都知道了,心里有些笑胡晨阳:“你小子为了发展黄姜,想让我进入这么烂的市场?你也不希望伍家的产业因为黄姜而赔得‘底儿掉’吧?”

    虽然如此,青青还是来了。

    这几年,胡晨阳在官场上混得不错,伍家的长辈欣赏他,晚辈也佩服他,连那个最难说话的乔光荣,对胡晨阳都越来越有信心了。这次,要不是他跟刘家麟在背后使力,晨阳怎么会跑到郧城市来当市长?

    晨阳从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直接跳到市长,从这一步就看得出,乔光荣一是有些着急了,二也是对晨阳更有信心了。

    青青此行还带来了几个人,一个是廖博士,赣源药业的核心技术骨干;一个是龙一丹,也就是地质学博士秦伟嵘的爱人,她现在负责国际贸易这一块。龙一丹原来在澳大利亚给人打工,秦博士动员她回来时,她提出希望找到一份年薪10万元的工作,结果,伍青青果断地出价12万元,其实是想拢络秦博士。龙一丹能够真正负责外贸这一块,是在证明了她的能力之后,才得到机会的。

    一行人的到来,让胡晨阳非常高兴,廖博士依然话不多,但他还记得胡晨阳,当年的冠城乡党委书记,如今已经是地级市的市长了,这个真叫“官运亨通”了。

    当着大家的面,胡晨阳跟伍青青还得客气一番:“感谢伍总一行来郧城市考察,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郧城市……”

    这一番介绍,不光是伍青青他们听了觉得郧城是个好地方,就是王均听了,也是暗自感叹,胡市长平时很理性,但在向客人们介绍郧城市时,话语中却充满了感性!

    一个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感情的人,才会有这种感性吧?

    伍青青道:“原来,牛郎织女的传说,就产生在你们这里啊,那一定要去看看天河了。”

    “好啊,”胡晨阳道,“我陪你们去,顺便考察一下那里的黄姜产业。”

    伍青青心里好笑,道:“胡市长,关于黄姜,廖博士有他自己的见解,你想听么?”

    “想啊,”胡晨阳道,“廖博士,请讲。”

    廖博士嘿嘿一笑,道:“黄姜确实是个好东西,它的主要药物成分,就是皂素了,而皂素这种东西,主要用在甾体激素类的生产上,迄今为止,大约有一千多种药物都含有皂素成分。我们赣源药业日常药品生产中,有些药物也是需要加入皂素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以黄姜为主要原料的药物,我打个比方:我们的‘草珊瑚含片’,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草珊瑚,所以,可以用草珊瑚来命名;再比如‘银黄颗粒’,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银黄。可是,黄姜能单独制成什么药品